2025年7月,俄罗斯遭遇122年来最强热浪,莫斯科气温高达36.1℃,创下新纪录。一时间,空调、电风扇出口销量暴涨,包括挂脖风扇、便携泳池、防晒服等品类,全面引爆当地消费市场。面对这场突发“高温红利”,为什么有的企业能抢在第一时间吃到红利,而更多企业却后知后觉、错过窗口?一起来看!
NO.1 破纪录高温导致俄罗斯降温产品热卖
有消息获悉,2025年7月初,俄罗斯多地遭遇罕见高温,尤其是7月4日至10日期间,Yandex.Market平台数据显示:空调销量较上周增长约2.7倍、即增长170%(实物计约翻一倍多),风扇销量更是飙升近6倍(增长约425%)。这一增幅,折合同比空调销量周增约61%、风扇同比暴涨约74.3%。
俄罗斯首都很多人都不耐热,避暑用品需求火爆,便携式泳池、充气泳池销量提升约48%,高端智能泳池清洁机器人如 Neptun Z‑200 等售价达 14.2万卢布(约合人民币 1.1 万元) 的产品出现断货热销现象,甚至部分进口机型开始在二手市场加价转售。
中国厂商在这波需求中反应迅速。据浙江义乌一位电商商户透露,仅3天时间便售出5000台挂脖风扇,主要发往莫斯科、圣彼得堡等高温预警地区。
在广东,装载空调、风扇等制冷产品的中欧班列正加紧发运,其中一列从广州发出的中欧班列于7月中旬满载“清凉家电”抵达莫斯科,货值超过2000万元人民币。
此外,作为中国对俄贸易的北方重要通道,满洲里口岸今年夏季家电出口明显回暖,据海关数据,6月家用电器出口额同比增长22.4%,其中空调、冷风扇、便携式小家电最为畅销,反映出中俄贸易链在应对突发高温需求中的高效协同。
NO.2 俄罗斯热销三大类目
在持续高温席卷俄罗斯的当下,“避暑”正在成为全民共识,也催生出一系列热销类目。其实,此次俄罗斯热浪事件,其实早有苗头。6月初,俄罗斯本地气象网站如Yandex Weather,开始密集发布高温预警;社交平台VK和Telegram上,“Погода(天气)”、“жара(酷热)”、“охлаждение(降温)”等关键词搜索量持续上升。消费端已经在表达“热得受不了”的声音。
与此同时,有部分企业已开始利用Google Trends等关键词工具监测海外买家的搜索行为。例如,“挂脖风扇”、“便携泳池”、“空调扇”在俄语区的曝光量显著增长,成为潜在“爆品预警”。中国制造正以高性价比与快速响应能力,在俄罗斯市场全面开花。
俄罗斯家庭空调渗透率低于40%,高温催生刚需。早在2024年,海尔一次性在莫斯科8个小区装了2.5万台智能空调。
一家深圳公司卖空调给俄罗斯,用用俄罗斯的钱(卢布)直接结账,不用美元,避免了汇率和资金转移的麻烦。再加上他们能快速准备货物和发货,拿到了价值98万人民币的大订单。
落地扇、桌面扇、挂脖风扇均热销。特别是价格在1500-2000卢布甚至更低价的产品,性价比高、适配场景多,极具爆款潜力。
充气泳池、简易泵滤配件成为家庭标配,产品轻、需求大、利润稳定。
14.2万卢布的泳池机器人成为“豪宅标配”,中国高附加值产品首次在俄罗斯市场获得广泛认同。
随着夏季高温和紫外线增强,防晒霜、防晒衣、晒后修复用品需求大幅增长,成为消费者户外必备品。同时,便携血压仪因健康监测需求提升,也热销中。
夏季车内高温加剧,遮阳挡风玻璃罩和车窗隔热帘成为降温必备,帮助保护车内环境、提升驾驶舒适度。安装便捷、效果显著,市场需求快速上涨。
NO.3 高温催生的,是出海“数字化运营”
看似“俄罗斯高温”只是一次偶发事件,但对出口企业来说,这类天气驱动型的突发需求,其实已经不是第一次了。类似的情况还出现在过往的“欧洲寒潮”“中东沙尘暴”“南美水灾”等市场。气候变化带来的极端天气,正成为影响跨境销售周期和热销品类的关键变量。
真正领先的企业,不是等市场热了才动手,而是在“信号刚出现时”就已经开始部署。
他们在 Google Trends 上看到“вентилятор(风扇)”“прохлада(降温)”等词在俄罗斯地区的搜索量突然飙升,进一步用 Yandex 分析本地热词,用 TikTok 抓取视频播放趋势和热评关键词,甚至在 Telegram 群组里观察消费者讨论的情绪变化。当多个平台的数据都在同步发出“预警”时,他们就知道这不是偶然,而是“气温驱动+市场真空”的黄金窗口期。
这种能力,本质上是用数字化手段,代替以往经验主义来判断市场动向。
一旦发现机会,他们不会犹豫,而是快速召开内部会议,优化产品库存结构、准备前端素材内容、加急生产或调货,争取在热潮爆发前“先一步”进入消费者视野。
这就是新一代外贸企业的“预判力”:通过平台数据+社媒反馈,实现提前反应,而不是等着“别人爆单了我们才开始做”。
现在做外贸,已经不能靠单一渠道了。你只靠传统展会或平台,很容易错失这些“突然爆发”的市场机会。
领先的出海企业,早已布局了独立站+社交媒体+私域触达这套组合拳。比如,他们提前准备了适配俄罗斯用户习惯的网站语言、结算方式和物流说明,一旦市场热度上升,独立站就能快速承接搜索流量和社媒引流。
同时,他们在 TikTok 上投放本地用户易接受的短视频内容,或者找当地 KOL 做测评发布;在 Telegram 上运营私域社群,把潜在客户提前沉淀进来。
这种打法的最大好处是:不依赖平台分发,不受展会周期限制,能第一时间“抓住用户”。
这类多渠道响应,让他们在热度刚起时就收到了询盘,甚至出现了俄罗斯当地家装公司找上门,希望 OEM 合作、定制产品。这种“跳过中间商,直接对接终端”的方式,提升了利润率,也让他们离客户更近一步。
在不确定性越来越高的跨境环境中,“灵活响应”比“库存压货”更重要。
一些反应快的卖家,选择先用义乌保税仓或深圳快线小包模式出货,只拿出少量库存先行测试市场。这个过程不仅降低了备货和物流风险,也能快速验证产品是否真有市场。
比如,首批小单发出后仅两天,就收到了客户的复购订单和扩单询问。这种从测试到验证的过程几乎是即时的,帮助他们用数据代替赌运气。
而且,由于起步量小、履约时间短,还能大幅提升客户满意度和复购率。
这类快反策略,不仅适用于气候驱动型选品(如风扇、防晒、保暖衣等),也适用于热点事件、节庆季节、高频刚需类产品的出海布局。它代表了一种新的出海思维方式:快速试错、滚动上量、数据驱动决策。
NO.4 “数字化运营”对外贸企业意味着什么?
那么,“数字化运营”到底指什么?它对传统外贸企业真的有帮助吗?
通过Google Trends、Yandex搜索热度、TikTok热榜、1688热销榜等工具,判断海外市场的“突发机会”。
少量铺货或定向投放广告验证产品热度,例如通过小批量送至本地仓、用社媒做兴趣测试等。
不是等询盘,而是主动跑广告、做内容,让客户在搜索或刷视频时看到你。
哪怕是临时爆品,也能快速协调生产、改包装、走专线或中欧班列,不“死在物流”。
这些系统能力的背后,其实是一种“数字化的底层思维”——不靠人脉、关系、碰运气,而是用数据决策、用系统提效。
互旦寄语
高温不是唯一一次机会,真正的机会是:当突发事件来临时,你是否拥有“第一时间感知客户需求、快速给出解决方案”的能力?
对大部分外贸企业而言,现在不是要不要做数字化的问题,而是——还来不来得及做的问题。
如需进一步构建数字化渠道、布局内容SEO、实现询盘增长,欢迎联系我们互旦科技,我们已为多家制造业、贸易型企业搭建了完整的出海获客路径。